以色列近代史之三

阿裏亞:猶太人回歸祖地之浪潮

◎黃濠光

在第一次錫安主義者代表大會(1897年)舉行前後,猶太人開始陸續回歸以色列地,就是當時在鄂圖曼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猶太人移民回歸祖宗的土地,稱之為阿裏亞(aliyah),這個希伯來字的意思是「上行」或「登階」,一般用於上耶路撒冷聖殿敬拜神,因為耶路撒冷建在山上,去聖殿敬拜神就是上行,而詩篇中的「上行之詩」就是阿裏亞;猶太人借用此字來形容回歸祖地。當時大多數回歸的人,都住在四個猶太教分別為聖的城市:耶路撒冷、提比裏亞、希伯侖、薩法德(Safed)。

第一次阿裏亞發生在1882年至1903年間,當時猶太人在東歐大受迫害,在這二十年間回歸的猶太人從俄羅斯和羅馬尼亞約有25,000,從葉門有2,500。其實大多數離開俄羅斯和羅馬尼亞的猶太人是去了美國。選擇回歸聖地的猶太人,大多是中產階級,不懂務農,住在城市。只有四分一人從事農業,生活甚為艱苦。他們後來求助法國猶太富翁羅富齊(Baron Edmond de Rothschild),獲得經濟援助去建立葡萄園和釀酒廠,得以為繼。現代希伯來文之父本‧耶胡達亦於此時期回歸。到1903年,以色列的猶太人口已達四萬人。

第二次阿裏亞發生在1904年至1914年間,原因也是猶太人在東歐受到迫害,十年間有35,000猶太人從俄羅斯及波蘭遷入,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這次移民浪潮的猶太人多為單身人士,懷著社會主義熱誠,尋求建國。他們建立農業合作社,從事體力勞動,與第一次阿裏亞回歸的猶太人開墾土地。這批新移民開始了基布茲(kibbutzim,猶太社會主義公社),又於1909年建立首個現代城市臺拉維夫,也建立首個民兵組織「守望者」(HaShomer)。其中一位是於1904年回歸的曲克拉比(Rabbi Abraham Isaac Kook),後來成為英國託管巴勒斯坦的首席拉比。錫安主義運動本來是個世俗化的複國運動,但經由他的詮釋,認為神也透過世俗化的錫安主義來使猶太人複國,因此他被譽為現代宗教性錫安主義之父。這時期的猶太人口增至85,000,新移民中有藝術家、作家、記者、知識份子和專業人士,也設立政黨、工會、學校、健保基金,也使希伯來文現代化。

第三次阿裏亞發生在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帶來了35,000人,多數來自俄羅斯和波蘭,也有來自立陶宛和羅馬尼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英國發表《巴爾福宣言》,表明英國支持錫安主義運動,會為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家園,結果加速了阿裏亞,鼓舞更多猶太人回歸的意願。轉捩點是1917年,英國佔領巴勒斯坦,結束了鄂圖曼帝國四百年的統治,成立託管政府。在這段期間,猶太人多個民兵組織相繼成立,基布茲運動也廣泛展開。

第四次阿裏亞發生在1924年至1931年間,帶來70,000新移民,大部分來自波蘭和蘇聯,其他來自羅馬尼亞和立陶宛,少數來自葉門及伊拉克。當時波蘭發生經濟危機,政府對中產階級加重稅,導致猶太人出走。他們本想移居美國,但美國國會於1924年立法阻止新移民湧入,結果他們去了英國託管的巴勒斯坦。這批新移民多為中產人士,從事工業與貿易,也聚居在城市,尤其是臺拉維夫。

第五次阿裏亞發生在1929年至1939年間,帶來250,000新移民,大部分來自中歐和東歐。自從英國託管之後,為猶太人移民大開方便之門,卻遭到阿拉伯人大力反對,並策動暴亂。英國政府在暴亂後成立委員會調查,結果為猶太人移民設限,就是移民人數跟當地經濟能力掛鉤。經濟好的時候,移民人數上升,沒有經濟能力移民的,便透過結婚或入讀大學移居當地。這批新移民投入工商業、銀行業和保險業,專業人才有醫生、律師、建築師、音樂家、新聞記者,但也有找不到自己專業的,轉而從事建造業或工匠。這段期間納粹興起,歐洲猶太人開始試圖逃出納粹德國,但英國政府在1934年至1939年限制猶太移民,導致猶太人被迫非法偷渡入境。

由於阿拉伯人反猶加劇,英國政府於1939年頒佈白皮書,將猶太移民在1940年至1944年間限制至75,000人。此舉令猶太人十分反感,但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更大的敵人是納粹德國,猶太人不致和英國反面。由於英國設下移民配額,猶太人逃出納粹魔掌的,偷渡到達巴勒斯坦海岸,卻遭遇皇家海軍攔截,將猶太難民遣返或扣留在賽普勒斯及毛里求斯的難民營。在1939年至1948年期間,合法及非法移民達130,000人,單是1945年戰後至1948年立國前,移民人數就有84,000人。

以色列要在祖先土地複國,必先有猶太人移民。由第一次阿裏亞到1948年立國前,以色列地的猶太人口已增至六十多萬。這些人回歸,為要建立猶太人的民族家園,「他們必修造已久的荒場,建立先前淒涼之處,重修歷代荒涼之城」(賽61:4);也應驗先知的預言:「我必從各國收取你們,從列邦聚集你們,引導你們歸回本地」(結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