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近代史之一
流散猶太人零星回歸貧瘠之地
黃濠光
近代的以色列立國於1948年,正如以賽亞先知說:「國豈能一日而生,民豈能一時而產,因為錫安一劬勞,便生下兒女,這樣的事,誰曾聽見?誰曾看見呢?」(賽66:8)。建國不是一蹴而成的事,因此要瞭解近代的以色列,必先認識其移民史。
自從羅馬帝國敉平以色列多次起義後,猶太人就被分散在列國。以色列地變得荒涼,不是沒有猶太人,只是人口單薄,多住在耶路撒冷。住在耶路撒冷的一個阿拉伯地理學家阿穆喬達西(Al-Muquddasi)於985年寫道:「耶路撒冷人口仍以猶太人占大多數。」在1210年,來自法國和英國的三百名拉比和猶太學者移居以色列地。
幾個世紀以來,都有猶太人由於信仰和政治原因,零零星星從各地回歸以色列地。信仰上,每年逾越節一家人吃完逾越節晚餐後總會說:「明年在耶路撒冷!」這是猶太人的祈禱、夢想和盼望。猶太教相信彌賽亞會來恢復耶路撒冷,所以這句話代表了他們期待彌賽亞來臨的呼聲。政治上,由於猶太人在歐洲、北非和中東受到迫害,他們被迫起來回歸應許之地。
另一個阿拉伯人是歷史學家伊賓卡登(Ibn Khaldun),他於1377年描述:「猶太人對以色列地的主權超過1,400年。…是猶太人把文化和風俗深植在這些永久的居民中。」西班牙於1492年驅逐境內所有猶太人,有些回歸以色列地,其他都移居歐洲其他地方,或去了北非。
1695年,荷蘭學者韋蘭(Adriaan Reland)到訪聖地,形容土地荒涼,人煙稀少,但留意到大多數地方保留希伯來名字。他記述在城市中,大多數人口是猶太人或基督徒。在耶路撒冷的五千居民中,大部分是猶太人。即管在迦薩,550個居民中過半是猶太人。
在十六世紀,鄂圖曼人侵略歐洲,迫使猶太人從義大利、法國、德國、葡萄牙和北非移居以色列地,他們多數聚居在耶路撒冷和加利利的薩菲德(Safed)。到了十八世紀,由於鄂圖曼帝國發生政治風波,土耳其的猶太人大量移居以色列地。與此同時,發源於歐洲的猶太教哈西典派猶太人(Chasidic Jews)一千人也從歐洲到達耶路撒冷。哈西典派源於波蘭和烏克蘭,注重虔誠、禱告、歡樂及敬重連結神和人類的聖人。他們穿戴黑色長外衣和圓頂黑帽,蓄須與鬢毛,強調透過沉思冥想和狂喜來親近神。從那時起至十九世紀,哈西典派陸續回歸,包括其創始人杜夫(Baal Shem Tov),在耶路撒冷、薩菲德、提比裏亞及希伯侖定居下來。
十九世紀在1800年至1808年間,拉脫維亞拉比加安(Vilna Gaon)的追隨者定居耶路撒冷。二十年之後,一股移民潮從荷蘭、德國和匈牙利刮起,因為當代猶太人期待彌賽亞會於猶太曆5600年(約西曆1839-40年)來臨,也令數以千計猶太人從伊拉克、伊朗、庫爾克斯坦、阿富汗、土耳其及葉門移居以色列地。到1840年,在耶路撒冷的人口中,猶太人比穆斯林和基督徒還多。到1860年,以色列地的猶太人口已升至一萬二千人。
1866年,長老會的湯遜牧師(W.M. Thomson)來聖地宣教,他寫道:「徹底荒涼令人感到憂鬱。沒有房屋,找不到居民的蹤跡,甚至不見有牧羊人,全是單調乏味。…我們周圍隨意走了一星期,大部分地方了無人跡,更遑論耕種。」1867年,美國作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周遊聖地,然後寫道:「在這一帶走了十哩路,看不見十個人。…無人能站在這裏…預言所說『你的土地成為荒涼,你的城市變為廢墟』都成真。…環視四周看不見一棵樹,連矮樹也欠奉。全地悽愴…我想巴勒斯坦定必是王子…它卻是無望、陰沉、傷心的土地…。歷史上有名的耶路撒冷,古代的雄偉已蕩然無存,現變為貧窮的村落。」
那個時代的以色列地稱為巴勒斯坦,猶太人零零星星地回歸,是一片人口稀少荒涼之地,許多地方寸草不生,難以為生。
(資料來源:Israel Today月刊,2012年155-1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