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福(二)

曹力中

3哀慟

.有一種哀慟是罪(太5:1~4

1. 台語聖經將這裡的「哀慟」譯作「憂悶」,我想這不是很適當的繙譯;事實上「憂悶」是一種罪,跟主「常常喜樂」的命令憂悶是人很普遍的經驗,卻是很傷害人的。憂悶使人沒精神沒氣,有時甚至使人有自殺的念頭

2. 有的人憂悶是有原因的,像事業失敗,本來的理想未達成婚姻出問題,所愛也曾山盟海誓的人傷害了你的心學業使你感覺有壓力,又不知道怎麼辦因為經濟上的需要,為今世的掛慮煩惱憂悶。

3. 也有時我會無緣無故憂悶起來,人生實在多多有憂愁痛苦的事,我們因為是罪人,有罪性在裡面,所以脫不出這個苦。「罪」在希臘文是未射中目標的意思,沒有達到上帝造人的目的,所以時常活在憂悶中

4. 主耶穌來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聖經說祂要用喜樂油來代替悲哀,用讚美衣來代替憂傷之靈。那時我們被教導帶領,在聚會中、在平常生活中有學習,後來對我一生有很大幫助,現在失去喜樂若你過去未如此操練,現在遇見使你大大憂悶的事,你還是學習交託給主,學習讚美,趕出一切黑暗憂悶,活在主的光明和喜樂中

5. 但是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所講的「哀慟」不是憂悶,保羅說那是「屬上帝的憂愁」(godly sorrow),是照上帝的意思來憂愁(林後7:9~10)。憂愁是正面的積極的有盼望的,是要引導到喜樂釋放的;事實上是要領我們脫離世俗的憂愁憂悶,進入永生無窮的喜樂

二.哀慟是一種為罪的憂傷痛悔

1. 當一個人感覺他的罪是嚴重的事,他會開始有一種憂傷,這就是主所講的哀慟。像人忽然打開電燈,才看見本來未看見的東西,看見我生命中的欠缺,這是每一個人都有的欠缺;聖經說:「世人都犯了罪,虧欠了上帝的榮耀。」未達到上帝造我們的目的

2. 一個人知道為罪憂傷哀慟,是他得著醫治的開始。主說:「哀慟的人有福,因為他們必得安慰。」有的人什麼都不在意E.g.一人提兩桶東西向東方跑去,人問他幹嘛,他答道:「我要用右邊這桶火將天堂燒掉,用左邊這桶水將地獄的火熄!」但你可以不在意神、不理會祂,卻無法忽略祂。有一日我們都會來到人生的盡頭,都發現靈魂的欠缺使我們如同孤魂野鬼一樣,沒有安息,只有永遠的驚惶、永遠的憂悶、永遠的痛苦但丁的《神曲》中地獄門口寫著:「到這裡來的人,都要將希望放在門外!」E.g.牧師傳福音給一位農夫,他說他不需要上帝,他知道怎樣過生活,他知道怎樣自己解決問題;牧師問他:「你一生都不會有想祈禱的時候嗎?」答:「我永遠不會去祈禱,我發誓!」回去不安,次日去跟牧師收回起誓的話。

3. 「哀慟的人有福,因為他們必得安慰。」聖經中特別合神心意的大衛也曾犯大罪,但是以後他誠心認罪,甚至作詩歌給百姓唱;他完全服在上帝手中,以後更多跟定主,所以主赦免他,賜他完全的恢復。主的恩典和憐憫大,像以色列王亞哈那麼壞的人,有一點悔改的表示,主就放他過去(王上21:27~29)。

三.哀慟是一種感覺自己的軟弱向上帝的倚靠

1. 主所說的哀慟,並不是只有在罪中才有的感覺;一個人從罪得著赦免與釋放後,仍然應該是一個常常哀慟的人。哀慟是靈裡貧窮的表現,清楚看見自己一無所有,有一種謙卑的感覺,想要投靠主的感覺。

2. 有時很容易失去這個,開始滿不在乎地過生活,雖然也有歡樂,卻沒有真實滿足的快樂。有人說為了吸引未信主的人,基督徒應該有一種歡樂的表現;但喜樂若不是從心靈的深處來的,就是假的,不會有什麼永遠的效果

3. 耶穌自己被稱作「憂患之子」,保羅彼得及教會歷史上主大大使用來救人靈魂的人,還有像衛斯理等,都是嚴肅的人,誠實的人,為靈魂認真的人。他們多多禱告,而不是多多跟人交;他們常常關心窮人,關心有需要的人,自己過簡單的生活

4. 我們容易失去這種生活的態度,所以有時主安排我們遇著困難,使我們失去哀慟的心,不失去天國的福氣!希西家王是很好的例子,他剛剛得勝亞述王,大大成功,看見主的大能力,可能他的心開始不像遇見亞述的威脅時那麼謹慎,所以主略為放開保護的手,使他生重病。當他得著醫治時,作詩說:「我因心裡的苦楚,在一生的年日必悄悄而行(穩!」(賽38:15

5. 但願我們時常穩穩的走,不要輕浮隨便。E.g.榮教士最後的年日就是如此,很小心說話,常跟人道歉等她常帶大家唱「求攜我手」(頌讚詩選146)。有時死能使人進入哀慟的感情中而蒙福(傳7:1~4有一日我們都要為一生交帳,到那時,但願不會因為生活的方式而懊悔這種哀慟的生活,不是愁眉苦臉,乃是穩重安靜心思清明。在罪惡中和虛空中的歡樂,使人哀慟憂愁;但是在主裡真實的哀慟,使有深深的喜樂!而且幫助不會放縱私慾,能與罪斷絕

 

四.哀慟是一種為別人的靈魂憂傷的感情

1. 我們為自己的軟弱哀慟是好事,保守我們活在主面前,主也能作工在我們身上。像雅各,主摸著他的大腿,使他一生有一個記號,來倚靠主。其實你不可只靠這些,你應該平時就操練過一個親近主的生活,心才不會放蕩。有時我們像亞哈王,聽見先知傳災禍的消息,心就謙卑下來,像希西家一樣「悄悄而行」,主也因此延遲他的災禍;可惜這種謙卑的感覺未保持很久!我們也會如此,所以平常就操練親近主,小心與主同行。

2. 這種哀慟的感情,是為使自己能過一種主喜悅的生活之秘訣;但是有另外一種哀慟是為著別人。先知但以理為上帝的百姓有負擔,為他們來禁食祈禱,這是一種最高尚的感情,是像主耶穌一樣的感情。當我們為自己時,還不會得著最大最深的安慰,當我們開始為別人時,才得著最大福氣與安慰。E.g.一婦人每天送花去她兒子的墓地,一位管墓地的先生放膽說:「這裡都是死人,不能聞花香;還有很多活人有需要。」那婦人沒說話,那位先生想他得罪了她。但兩個月後,那位婦人充滿喜樂回來,她現在每天送花去老人院。

3. 主也教導我們禁食時不要想讓別人知道而稱讚你,禱告與救濟窮人也是(太六章)。有時我們為一個人迫切禱告,卻不時地想著:「我正在這樣付代價,那人知道嗎?主一定會垂聽禱告罷!但你需要的是撕裂心腸,而不是撕裂衣服;不是作外表的功夫。哦,當你真實哀慟時,無論是為自己的罪,是為自己的軟弱,或是為別人,主應許說:「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哀傷是王者的尊貴(太5:4

1. 哀傷是王者的尊貴,哀傷使王者避開自大與狂傲,帶著一種謙卑與柔和、恩慈與同情心。耶穌基督被稱為憂患之子,或是哀傷之子(參賽53:3)。我們是天國子民,更正確說,我們是神的國度,是神的王子,也應當有哀傷的樣式,王者的尊貴。

2. 哀傷使人身體坐在寶座上,心卻是下寶座的;擁有頭銜、地位,被人稱讚誇獎,作事順利,他裡頭的生命卻是靜伏於主腳前。上帝想將這種君王的樣式,放在祂兒女身上,祂想保守祂的聖徒在這樣的光景中,所以祂讓大衛多經憂患,使保羅有一根刺(林後12:7)。

3. 連那邪惡的亞哈王,神說他自賣,但當他聽見先知所傳達的審判訊息時,表現出哀傷來,他的哀傷使神鬆手,不立刻將審判臨到他身上(王上21:27~29)。如果他繼續持守哀慟,以色列歷史將要如何改觀啊!主說:「哀慟的人有福了!」就是盼望我們能持守在其中,不要變得習慣了,張狂起來,失去靜伏主前的靈。

4. 將失去晚年得來之獨生愛子的哀傷(創22章),使亞伯拉罕變得更安靜、更堅毅,眼目更明亮,心卻更俯伏於塵土中,然後那清澈的溪流悄悄潛入心中,使裡面的種子預備著要經歷復活與新生的喜悅。

5. 自己孩子病重的哀傷,使創立《中華內地會》的戴德生與妻子瑪麗亞,能寬容同工的反叛,愛使他們放下自己的小孩,去探視病情被誇大了的心存不滿的同工,然後經歷了自己小孩的逝去;這加倍的哀傷與愛,化成濃厚的汁漿,深深觸摸到其他同工的心,拯救了面臨四分五裂的內地會,並成為邁向更偉大事工的門檻。

六.他們必得安慰

1. 其實哀傷不是人類的產物,而是上帝的特權,當人在哀傷中,神看他為自己的同伴,所以祂靠近傷心的人。哀傷是上帝的特權,所以當那些尊貴的人哀傷時,他們分享了神那王者的尊貴,成為一棵大樹,使許多人得歇在其蔭下。

2. 為自己哀傷,使人預備好迎向神的安慰。那不只是紓解哀傷感覺的安慰,更是聖靈的提升,為大衛帶來清潔的心、正直的靈,使他能帶著極大的愛慕仰視神的面,聖靈滿溢他生命中,他得著救恩之樂,得著樂意的靈,使他與神聯合(參詩51篇)。

3. 為自己哀傷,使彼得經歷一場新生的喜悅,他在三次否認主的大失敗後,發現迎著他的是主充滿恩慈與同情的眼光(這正是憂患之子王者的尊貴表現),他出去痛哭,眼淚洗去他的傷痕。不,他的傷痕可能跟著他一輩子,大衛失敗的傷痕也是,但那是神奇妙的恩典,保守祂的孩子留在哀慟中。「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4. 為別人哀傷,則使我們認同神的心腸,也因此與祂的尊貴有份,在這不住往下墜落的世代中,成為一股力量,吸引人流歸神的山;轉化這世界,使人能碰觸到天。國語、特別是台語,將愛與疼說在一起。有人說,傷痕成為神與人相交的一吻。人受傷時,神安排了身體的機能,會立刻著手修補療傷;當神自己哀傷時也立刻會開始自我療傷,有王者尊貴的人也是如此。哀傷、疼痛本身就是一種醫治與安慰,就像一位平凡的婦人說的:「吃苦是好的,將來想起來是甜的。」

5. 願主賜我們一點東西,使我們能被保守在哀慟中,使我們持守謙卑,不輕看人,能寬容,有恩慈。在生命中作王的人,擁有天國的人,都是在哀傷中有喜樂,且是極大的喜樂,屬天的喜樂。他們也會在喜樂中,有一種謙卑的哀慟,保羅在腓立比書四章中將謙卑與喜樂聯結在一起。當你歡樂時,不要過頭了,停下來有點感恩會有幫助。非必要,儘量避免說太多話也有幫助。

4溫柔

一.溫柔的意義(太5:1~5

1. 耶穌基督在世上一起頭教導的事,聽起來跟這世界的觀念多麼不同;祂說福氣與快樂都是臨到那些虛心(靈裡貧窮)、哀慟、溫柔的人。今天世界卻教導你如何充滿自信,如何在競爭中勝過對手。有些人覺得主耶穌這些教訓不合常理,不合潮流,不實用;人會這麼想也是有些道理的,因為事實上神的兒子並不來講世界上的事,祂是在教導天國的事。你覺得這些教訓不合潮流,正因你所思所想都是屬世的。

2. 但這不是說它們在世上行不通,不,你實行這些也許在世人看來是愚拙的,至終卻將證明是能長久站立得住,甚至影響這世界的。有些父母說:「我那孩子那麼老實,在社會上會吃虧。」但你看亞伯拉罕,他在羅得相爭時讓羅得,讓撒拉安排夏甲給他,後來又讓撒拉趕出夏甲與以實瑪利,然後不質疑地預備要將以撒獻上。剛開始看起來是羅得佔便宜,他得了肥美的地;但最後吃虧的是汲汲營營的羅得,得地土(產業)的是亞伯拉罕!主說:「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3. 主所說溫柔,並非指天生的溫柔,或是刻意裝出的溫柔。有時這種人會在你沒想到時有非常的表現。我認識些人,看起來非常溫柔,講話也是,有一些固執的表現,使他旁邊的人抓狂。

4. 亞里斯多德認為:「溫柔praus是:在適當時發怒,在不適當時從不發怒。」E.g.Smith Wigglesworth最溫柔,勝過脾氣,但對仇敵的作為,像疾病,卻會大怒,而發出能力!praus是用來形容一馴服了的野獸,或受管制的牲畜,亦即「每一種天性、每一個衝動、每一樣慾望都在控制之下。」主所說的溫柔顯然不是叫每一個人都變成小貓咪。你原來也許像一匹野馬,任意奔馳;甚至像一頭野驢「慣在曠野,慾心發動就吸風,起性的時候誰能使牠轉去呢?」(耶2:24)這是神用來形容祂百姓的話。

5. 但如今神使我們被馴服了,我們仍是一匹馬,但能在神手中榮神益人了。像摩西,顯然是個有豪俠之義者,但神沒有使用他天然的力量;等到在曠野鍛煉過後,摩西成為最謙和的人《摩西五經中的摩西絕不是隻小貓咪!他充滿神的大能站在法老面前,也站在百姓面前。

6. 虛心,是人看見自己、看見神,知道人的本相,認識並接受了自己原本的地位,使他覺得需要神,不能倚靠自己。慕安得烈在《謙卑》一書中說:「謙卑不是一種我們帶到神面前的東西,也不是祂要賜下的東西;謙卑乃是意識到自己毫無所有,真正看見神是一切,遂讓路以便讓神成為一切。

7. 但溫柔則是人天性被神馴服,生命被製作過之後的光景。虛心是一種神的啟示,可能藉著一個光照,也可能藉著一個對付,人若接受了、降服了、心領神會了,就會帶著虛心行走於世上。但溫柔是一種人的操練,是人跟神合作,決意要治死己生命,以至於對神、對人都能有一種柔軟的態度。其實謙卑也一樣是可以操練學習的,主說祂心裡柔和謙卑,叫我們負祂的軛、學祂的樣式。謙卑雖是裡面的一種啟示、認知、降服,但有時可以藉著外面的姿態,帶動裡面,來成就謙卑虛心。

二.負主的軛學祂樣式(太11:29

1. 你渴望成為溫柔嗎?主教導我們說,要去負祂的軛、學祂的樣式。負軛不一定使人變得虛心,或許還使他更覺得自己付很大代價,自己所做的是很有價值的。因為虛心是神的啟示,是一種看見。但溫柔是一種生命的操練,藉著負軛,藉著行原來不那麼願意行的,一旦我們願意降服,就會成就溫柔在我們身上。能從年幼學習這個是多麼好的事,耶利米說:「人在幼年負軛,這原是好的。」(哀3:27

2. 溫柔或許不是世界推崇的樣式,卻是天國的樣式,是主的樣式,你要像耶穌,必須追求這項天國的品質──溫柔。主耶穌從不輕看卑微的人,祂對待他們正如對待其他人一樣。像祂停下來幫助衣衫襤褸、又髒又臭的瞎子巴底買,就像祂花時間幫助公會成員尼哥底母一樣。

3. 主耶穌責備拒絕祂的法利賽人,因為他們是教法師,卻能說不能行,假冒為善;但祂善待拒絕祂的撒瑪利亞人,因為他們不認識真道,祂遇見釘祂十字架又嘲笑祂的人時,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我們能不能用同樣態度對待拒絕我們、反對我們的人?主以恩慈對待犯淫亂的婦人(約8章),當我們自己還常活在情慾、脾氣中時,如何對待陷在情慾中的人,如何對待同性戀者呢?

4. 雅各將溫柔說成一種智慧,而真實的智慧應該是溫柔的(雅3:13~18)。「智慧主要的目標,是使人可以忍耐無知之人的愚昧。」(Pope Xystus)有人說:「有兩種無價的智慧,一種是及時說出合宜的話來,另一種是及時閉口不言。」這跟溫柔的意義很接近。

5. 司布真論到脾氣說:

1) 脾氣是暫時的瘋狂。

2) 我既然成為基督徒,就沒有權利讓脾氣住在我裡頭,如同沒有權利讓魔鬼住在我裡頭一樣。

3) 人生氣時,向著別人有何等尖刻的思想啊!他們藉此殺人千百次,那一瞬間的罪,很快被我們自己所忘記,但神並未忘記。

4) 你問:「一個人怎能控制得住自己的脾氣啊?」我說:「一個人怎能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呢?」若神的恩典在這事上不足以束我們的腰,那麼神的恩典還能做什麼呢?

6. 彼得是個常與同儕比較爭先,也常能勝過同儕的人,但主不時教訓他、糾正他,神又允許他大大失敗。五旬節那日他被聖靈充滿,後來彼得成為一個頂溫柔的人。在保羅公開指正他之後,他在他的書信裡公開肯定保羅書信的價值(彼後3:15~16),而他所推崇的保羅書信裡頭包含了指正他的記述(加2:11~14)!

7. 大衛對神說:「你的溫和使我為大。」(詩18:35)神的溫柔能改變人的生命,也能改變世界。像印度德蘭修女帶著主的溫柔謙卑服事窮人,她因著多多與神同在,生命充滿了溫柔恩慈,但當她面對真理議題或是一些領袖時,像她的主一樣言詞犀利,無人能敵。那是真實的溫柔,她因此改變了世界。你說世界還不是老樣子,不,世界上有許多人因著她生命完全不同了,世上沒有哪一個政治人物、歌星能這樣改變人的生命的。

三.溫柔的人必承受地土

1. 詩篇37:11說:「但謙卑人必承受地土,以豐盛的平安為樂。」謙卑與溫柔一向是在一起的,謙卑人通常是溫柔的,溫柔的人也通常是謙卑的。大衛提到承受地土,說的不是地上的產業,而是豐盛的平安與喜樂。溫柔的人,知道打理自己的心,活在平穩安靜中,不煩躁、不受脾氣轄制(不是沒有脾氣)、不被嫉妒管控(不是沒有嫉妒的試探),那是真實的產業。

2. 陶恕弟兄A.W.Tozer在他寫的《渴慕神》中說:「一個柔和的人,並不是因自卑而成為一個膽怯的人。毋寧說,在德性中他乃是如同獅子般的勇敢,和參孫一樣的有力,只是他不會幹愚蠢的事情。他經接受了神對於他生命的評價,他知道他就像神所說那樣的軟弱和無所倚靠。相反地,他同時知道自己在神眼中比天使重要,在他裡面,他沒得著什麼;在神裡面,他有一切的一切。這就是他的座右銘。他清楚知道,這世界看他絕不會像神那樣看他,他也不再理會這世界如何看他。他非常滿意地安息下來,讓神來決定他的價值。他會忍耐等候那一天,每一樣東西都要得到真實的標價,那時候義人要在他父的國裡發出光來。他只願意等候那日子的來臨。同時,他得到了使他的心享安息的地方,他以柔和的態度行事,他有喜樂的心情讓神來保衛他。以前那種為的爭鬥已經過去了,他得到了柔和所帶來的平安。

3. 溫柔使我們不會井底觀天,孤芳自賞,乃知道神產業的廣大,即使別人跟我樣子不同,作法不同,也可能是神的作為,我們也能欣賞稱讚。這就使我們的產業不侷限在自己的一份,也能跟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長闊高深,一同在光明中得基業。多年前主使我學會這功課,用寬大眼光看神的國度,雖然自己小心走在主所量的窄路上。我的心變得寬廣,覺得別人擁有的產業是「我們」所擁有的,保羅說:「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林前12:26)而且主有時量給我更寬大的門,使我能服事其中一些人。

4. 溫柔使我們會去注意、去得著邊緣地帶的人,包括那些貧窮人、困苦人、受患難的人、街頭流浪的人、在社會上遇見異樣眼光的同性戀者等等。溫柔使我們會再思社會或我們的天性對這些人的評價與感受,使我們與主有一樣的心腸。主在世時常在意這樣的人,並得著他們,我們也可以得著他們,這是天國的產業。

5. 溫柔的人已學會一件事,就是神完全掌權,現在的得失不一定是要緊的,所以不太受外物攪擾,心中常常平靜安穩,那是偉大產業,是神在永恆裡的產業。而且因此身體更健康,能活更久一些,有更多年日可以多得地土,多得產業。箴言11:17說:「仁慈的人善待自己。」

6. 溫柔的人,因為愛心有見識,不會固執己見,死守傳統背景,守舊頑固;雖自己有原則,卻能向人鬆手,能安靜微笑地看著你的丈夫、妻子、孩子、同事、同工、一個未信主的人等等,甚至欣賞他們,無論他們弄出什麼你的天然並不喜歡的事來。那樣,你將得著許多人,而且你自己將得著完滿的安息為產業,那是神所應許的美地。

7. 當我們還像野馬時,雖然自由無拘束,力量強大,但不能集中成就什麼事,或是成就的事又被自己所毀壞了。但溫柔的人,像被馴服了的野馬,能在戰場上奔馳,勝過仇敵,能在原野奔馳,負重物,成為許多人的祝福。「溫柔的人有福了,快樂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