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的来由
方柱中译
自罗马天主教于主后三世纪成立以来,教会一直被控制在统治者手中。十六世纪以马丁路德为首的宗教改革开始了“政教分离”的倾向。真正的教会自立运动发源于英国北部一个叫“史高比”的小镇。该地一群清教徒于1606年出版了第一份提议教会自主的宪章。为首的领袖有三位特别重要的人物:布斯德,罗拔逊,和贝福特。
布斯德曾任职皇室秘书和邮政分局。他反对伊利沙白女皇对英国国立教会—圣公会——的规则,如严格的宗教仪式和不准自由传道。布斯德在家乡史高比镇鼓励当地对圣经有真正的认识的信徒出来传福音,并用自己的储蓄在经济上支持他们。在逼力之下他终于脱离了圣公会,和一群基督徒成立了一个“圣经教会”。后来这个教会扩展到荷兰和北美洲。布氏不但是教会长老,在北美建会的第一年还担任牧师之职。殖民地总督贝福特称许他为“好牧者和成功的传道人。。。。在短短一年中他的贡献比许多人一生的成就还要多。”
第二个领袖罗拔逊是早期清教徒在英国和荷兰的牧师.他没有跨足新大陆,但对预备基督徒殖民美洲作了最大的贡献。罗牧师原为圣公会教士,因不愿意穿规定的教士制服而被免职。教会里种种不合圣经的教条和习俗令他多次考虑脱离圣公会。但因教会里仍有不少敬畏神的弟兄,令他犹豫未决。罗氏说,“若不是真理在我骨子里燃烧得有如烈火,我是不可能和圣公会断绝关系的。”但真理终于得胜,罗拔逊脱离了君主政体式的英国教会,参加了在布斯德家里聚集的清教徒“圣经教会”,开始积极的传扬宽容相爱的基督徒生命,在宗教逼迫的环境下他教导信徒在基督里团结一致。为了荣耀 神,不怕困难和痛苦,勇敢向前。神不但赐给他属灵的恩赐,也赐给他管理和行政的才能。他的智慧和远见为后来清教徒大批移民美洲大陆作了极大的贡献。
贝福特是三位领袖最年轻的一个,但每吹开荒殖民都亲历其境,奋不顾身,走在最前排,在首批102位殖民在普里穆斯(plymouth )创立殖民地中是最著名的领袖。他任普里穆斯总督33年,写了美洲的第一本文献:“普里穆斯殖民史册”。贝氏少年时是长期卧病,细读圣经,深觉英国圣公会与圣经节节不合,当他敬仰的牧师脱离圣公会,转去布斯德创立的圣经教会,贝福特便自然地跟从牧师,也转了教会。他在自述里记载:“因为信仰,我不但失去许多朋友,也受了不少恐吓和压迫。但是为了良心,为了顺服神的话,我不惜放弃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贝氏于1602年参加圣经教会,六年后随第一批教徒迁往荷兰设会,1620年启途新大陆。
贝福特于1647年写成的“殖民手册”记录了早期清教徒的重要历史。其中我们可以看到 神大能的带领,信徒坚强的信心和在基督里的伟大品格,也可以领略到“自由”的代价。以下是数段从史册中取出的节录。
“神祝福了一群辛劳奔跑的传道人,使他们的工作在英国北部地方扎根结果。许多人听到了神的话,表现自己的无知和罪恶,借着神的恩典悔改重生,追求真理,脱下“敌基督”的枷锁,享受在主里真正的自由。这些信徒自组团契,成立教会。为了传福音,为了服从圣经,他们不计代价,不顾后果,靠主而活,为主而死,把生命摆上,写下了历史光辉的一页。”
“为信仰,基督徒被逼离开自己的国土和家园,辞别亲属和朋友。放下生计和职业,来到陌生的荷兰国。在这里不但言语不通,生活无着,还要受当地人的歧视。尤其是一贯务农的弟兄姊妹,面对大城市工商业竞争的环境,所受的困苦比死亡更为可怕。但是凭着对主的仰望和 神的带领和供应,信徒们虽时有困难,却不致惊恐。他们知道所信的是谁,全心谨守主道。”
“离开英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607年一批信徒步行六十英里到海边,雇用了一船,希望横渡英伦海峡去荷兰。在约定的日期和地点他们带了行李等待上船,但船主爽约。等了数天和花了大笔金钱,船主终于一个晚上把他们放置上船。谁知船主早已把他们出卖,还未启帆便被警方人员包围,全数被捕,在荷抢实弹之下,当场一个个被撤底搜索,财物尽失,妇女被辱。劫掠之后,信徒被押市区游街示众。其中七位领袖则继续被囚。。。”
“翌年一批信徒再次逃亡。这次雇用了一个荷兰船长。这位船长保证可以成功。为了避开注视,男信徒由陆路步行40英里到海边。女信徒和小孩携带行李乘小帆船由“淮顿河”顺流而下,到出口处会集。但是女春们早到了一整天。为了避免晕浪,他们没有立即上荷兰船,船长安排把小帆船放置在海边一个小湾里过一夜。谁知翌日男士们到达海边的时候正值退潮,载满妇孺的小帆船在小湾里搁浅了,进退不得。男女两群被沼泽隔开,要等半天潮水再涨时才能会合。那位荷兰船长恐怕大批男丁在光天白日下站在海边会惹人注意,不等男女会合便开始用唯一的小艇把男士们送上大船。岂料运送了一半的时候,岸上果然来了一群手持枪械和其他武器的骑兵和步兵。惊恐之下,船长不敢靠岸,转回大船,立即起航,把一半男信徒拋弃岸上,和所有女眷及家属困在沼泽那边。已在大船上的一半男信徒束手无策,欲回不能。岸上的一半男信徒束手无策、欲回不能、岸上的一半弟兄一涌而散(他们估计警方不会太难为妇女和小孩),只有贝福特和另一位领袖留下协助被困家全体被捕后,财物尽失,拘禁多天后谴返已经是没有家的家乡。那一事飘扬出海的弟兄则遇到可怕的暴风。本来一两天使可到达荷兰,他们却在海上漂流了十四天。在不见天日的暴风雨中被推倒北欧挪威国海面,几乎沉没,在口耳都灌满海水和水手们的呐喊中信徒他们跪在船面不断祷告。终于平安抵达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
“仍困在英国本土的信徒有些放弃了信仰,但大部分信徒坚强不屈,以行为和生命见证主耶酥,吸引了更多英国人参加清教徒的行列。英国皇室大概是恐怕自立教会蔓延,开始放松压制信徒离国。清教徒也改变方法,由大批同时离开改为一小群或一个家庭个别逃出。但是目的地都是荷兰。布斯德,罗拔逊,和贝福特等领导人物也终于逃了出来。阿姆斯特丹是个大城市,以农民出身的清教徒很不习惯都市生活,加上语言不通,为了谋生,只能作平价的劳工,例如制衣,皮具,和五金厂。但在贫苦中他们学习忍耐和更信靠上帝。十七世纪的荷兰已是一个颇为开放的国家,人民有选择宗教的自由。能够自由崇拜是最令移民教徒快慰的事。”
“在阿姆斯特丹不到一年,许多清教徒决定搬到22英里外的来登市。贝福特并不同意,但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下也一同迁移,罗拔逊成为来登市聚会所的牧师,布斯德任长老,年轻的贝福特(21岁)在这时结婚,也定居下来。清教徒在来登市这么一住便是十二年。在这期间不少教徒入藉荷兰,成为公民。孩子们也渐渐被同化。年轻的一代对自己的英国背景认识越来越少,有些甚至加入荷兰陆军和海军,把自己看作荷兰人。在这个对宗教不大重视的国家,年轻的清教徒开始对教会的严格要求——例如星期日全天崇拜——不满而且反叛。加上十二年来信徒在经济上没有多大改进,许多还在贫穷线上挣扎,没法送孩子进学受正式教育。为了下一代的信仰和幸福,年长的信徒开始考虑“是离开荷兰的时候了”。刚好在1619年备受敬仰的布斯德长老写了一篇文章批评英皇对苏格兰长老会的压迫。英皇大怒之下,令在荷兰的英使馆追缉布斯德。布氏住家被抄,过了多月藏匿的生活。再加上其时荷兰和西班牙不和,如果战事爆发而荷兰不敌,西班牙便会把天主教强加在荷兰人身上,对清教徒影响至大。以贝福特为首的一群有远见的信徒终于决定离开荷兰,横渡大西洋去美洲新大陆。”
“这个决定不是没有顾虑的。新大陆充满危险,疾病,和饥饿。尤其是传说中野蛮和残忍的红印第安人更是可怕。但是清教徒觉得有神的呼召,又以自己动机纯正(不是去掏金或开发致富),神会保佑祝福他们。凭着无比的信心和勇气,几经周折后,由布思德和贝福特带领的第一批清教徒终于1620年9月6日起程。罗拔逊留在荷兰照顾教会,在扬帆之前罗牧师在船板上带领全体祷告。原来预备了的两艘船,其中一艘因太破旧被逼放弃,于是102位信徒挤上唯一的“五月花号”,辞别亲友,乘风出洋。”
““五月花号”速度不快,平均每小时航行二英里。在六十六天的航程里几经波浪,多次遇险,不习惯海洋的清教徒们包受晕浪之苦。但神保守他们,全体终于十一月十日抵达新英伦,在现今的波士顿市附近上岸。在上岸之前,全体信徒在船上签定了“五月花盟约”同意以民主,团结,和基督精神来建立殖民政府,并推选了第一任总督。”
“在新大陆这批移民遭遇了一个悲痛的冬天。因为严寒和疾病在短短的四个月里五十多人不治去世,尤其在一月和二月中几乎每天都有两三位死亡,生存的大部分太遇软弱,不能工作。但还有健康的六至七位都无私地帮助和照顾病倒的弟兄姐妹,充分的表现出在基督里的爱心和牺牲。”
春天来到的时候,一个曾被出卖到欧洲作奴隶,会说英语的印第安人在普里穆斯殖民地出现。这人名叫司坤图SQUANTO。原来这里本也有红印第安人部落,惨杀过许多登陆的白人,但在1617年全部落都遭灭绝,惟余司坤图一人幸免。附近的印第安人部落,都不敢进入这地区,因非常惧怕有至大超级的灵也会毁灭他们。司坤图不但帮助和教导清教徒种植农作物,捕鱼和打猎,更引导他们和附近的印地安人部落开始交往。那年,1621年 神赐给他们丰盛的收成,有足够的粮食过第二个冬天。总督贝福特于十一月底带领全体殖民开了一个感恩大会邀请了当地的印地安人来做客,尽情的宴乐了三天。美食中包括土产的火鸡,鹿肉,龙虾,鳗鲡,多种鲜鱼,各式果菜,和殖民特别制造的粟米面包,饼食甜品,和香料饮品。印地安人也介绍了移民们从未尝过的“爆粟”。饱餐之后,宾主以赛跑,角力和射术作乐,一连三天,尽欢而散。这便是美国感恩节的起源。”(以上摘译自“ameucas Pnouidentiae Histouy )
我们从美国早期殖民能学到以下数点:
1这些清教徒给我们做了极好的基督徒榜样。
2神对我们的生命有特别的安排,他会预备和供应我们一切所需的来达到他的美意。
3当信徒行在神的旨意中,神必保护和照顾他们。
4为了我们和后代的信仰自由和民主生活,任何代价和牺牲都是值得的。
5“五月花盟约”,是第一个以圣经为基础的民主自治合约,为后来美国的立国和宪法铺下了道路,作了先驱,起了蓝图的作用。
贝福特最后说:“全能的上帝把无变为有,把渺小的一群变成一个大圈。就像一枝小烛可以点燃千万枝,几个信徒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甚至整个世界。愿一切荣耀归给耶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