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近代史之二

锡安主义:犹太人复国运动之兴起

黄濠光

 

犹太人流散各国,寄居异邦,千多年来保存着自己的宗教和文化,没有受到同化,因而被各国视为异类,怀疑其忠诚度,以致歧视与欺凌常有发生。在欧洲,反犹与排犹事件层出不穷,愈演愈烈,尤其在东欧和俄国,犹太人的处境更为悲惨。

 

自从法国大革命之后,在自由思想影响下,民族解放思潮兴起,犹太人开始想到要争取自己民族的平等地位。当中有不同的主张,其中倡议建国的表表者,首推西奥多赫尔兹(Theodor Herzl)。他出生于匈牙利,在维也纳大学修读法律,毕业后却专注写作,加入报馆做记者,被派去巴黎。1894年,赫尔兹在巴黎采访了德雷福斯案。德雷福斯是法籍犹太人,在军中服役。当时法国与普鲁士交恶,德雷福斯涉嫌叛国而遭下狱,民间刮起反犹浪潮。赫尔兹目睹反犹的示威场面,精神大受打击。此案令他萌生犹太人建国的念头,于是埋首研究。

 

18962月,他出版了《犹太国:犹太问题的现代解决尝试》(Der Judenstaat)。书中指出,犹太人问题并非社会或宗教问题,而是民族问题。他强调建立犹太国的必要条件,应是犹太富人的金钱和大国的政治支持。他提出成立「犹太人协会」(Society of the Jews)和「犹太公司」(Jewish Company)两个机构,专门负责组织工作、政治谈判、筹措移民经费,以及开展商业贸易活动。他建议召开大会,讨论把犹太人迁移到一个犹太主权国去的问题。他建议的犹太国土地是巴勒斯坦或在阿根庭。此书一出版,洛阳纸贵,特别是召开世界锡安主义者代表大会的建议,大受欢迎。

 

第一次锡安主义者代表大会于189782931日在瑞士巴塞尔(Basel)举行。与会代表204人,分别来自东欧、西欧、北美、阿尔及利亚等地,其中俄国代表90名。会议通过了《世界锡安主义运动纲领》,即《巴塞尔纲领》,主要内容是:「锡安主义运动的目标就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由公共法律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大会通过下列措施:

l 以合适的路线促使犹太工人与农民在巴勒斯坦殖民;

l 遵守不同国家的法律,通过建立地方性或国际性的机构把全世界犹太人组织、团结在一起;

l 加强和培养犹太人的民族感情与民族意识;

l 采取必要的准备性步骤以期得到各国政府的赞同,而这种赞同对实现锡安主义的目标是不可少的。

 

大会成立了世界锡安主义组织,赫尔兹当选为主席。会后他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我要简单地总括今次大会----我得小心不要刊登出来----我会说:我在巴塞尔创立了犹太国。如果我今天大声说出来,穹苍都会向应。或者在五年间,肯定在五十年,每个人都会见到。」当时是1897年,五十年后是1947年,当年11月底,联合国大会通过让犹太人建国,赫尔兹在日记中的「预言」应验了。赫尔兹并非虔诚的犹太教徒,他只是个世俗分子,一心只想建立一个世俗的犹太人国家,然而神使用他,藉他的主张成为复国的摇篮。

 

初时,赫尔兹想借助德国(前身为普鲁士)和鄂图曼帝国的帮助建立犹太人的民族家园,但都碰壁,最后他转向英国。19034月,英国殖民地大臣张伯伦提出「乌干达(现在的肯尼亚)方案」,即在乌干达划出一片六千平方哩的土地供犹太人建立家园。「乌干达方案」于19038月提交第六次锡安主义代表大会讨论,赫尔兹试图说服与会代表接受这一应急方案。有些代表赞成,但来自俄罗斯及东欧的代表则坚决反对,在他们看来放弃了巴勒斯坦,就等于背叛了《巴塞尔纲领》。在19045月召开的执行委员会上,赫尔兹本人遭到非常严厉的批评与非议,为了顾全大局,他放弃了「乌干达方案」。这次大会召开前,赫尔兹已经病倒了,心脏状况很差。他因突发肺炎,不断咳嗽和吐血,但仍然坚持写作及会谈。六周之后,即73日,赫尔兹在维也纳病逝,年仅44岁。赫尔兹英年早逝,却为建国打好基础,被视为现代以色列的国父。

 

与复国运动相辅相成的一项运动是复兴希伯来文。犹太人的日常语言是意弟绪语(Yiddish)和居住地的语言,而希伯来文只会在会堂聚会诵读妥拉时才用到。基本上,古希伯来文是个死的语文,而把希伯来文现代化的重要人物是本耶胡达(Eliezer Ben-Yehuda)。他于1858年生于俄罗斯,熟练希伯来文,也懂法文、德文和俄文。他接受锡安主义后,认为要复兴希伯来文,才可联合全球犹太人。1881年他移居巴勒斯坦,担任教职,锐意发展现代希伯来文,成为日常用语。他用希伯来语抚养他儿子Ben-Zion Ben-Yehuda,成为第一个以现代希伯来语为母语成长的孩子。本耶胡达成立希伯来语委员会,后来成为希伯来文学院。他是第一位编纂现代希伯来文字典,发明约二千个新字。他于1922年逝世,享年64,葬在橄榄山。由于本耶胡达,希伯来文绝响二千年后复活了,成为今天以色列的官方语言及犹太人的日常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