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研讀綱要 (13

第十三章:差遣巴拿巴掃羅(徒131-52):

(一) 被聖靈所差派(v.1-3):

· 安提阿教會 : --- 是一個跨文化教會(Cross-Cultural Church

· 安提阿教會:  --- 是一個差傳的教會 (Mission Church)

· 巴拿巴、保羅: --- 是被聖靈選召、教會差遣、第一批跨國宣教士

· 安提阿教會宣教原則(注一):---

1. 宣教事工始於聖靈--- 聖靈首先把宣教的負擔放在那些常常藉著禱告和禁食尋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忠心等候主的人心裏(第2節)。

2. 教會必須積極回應先知的事奉、聖靈的引導和他的工作,保持敏銳的態度(第2節)。

3. 蒙召事奉的宣教士、必須清楚神的呼召和聖靈的旨意(第2節下)。

4. 教會可以藉著禱告和禁食、時常尋求聖靈的旨意(第34節),清楚和應證蒙召事奉的人。教會應當差派神所期望的人。

5. 藉著按手,教會表明自己與蒙召宣教士的聯合,忠心支持和鼓勵他們。教會應當憑著愛和照著神所喜悅的旨意差遣他們(約三6節),忠心地為他們禱告(第3節;弗:18-19),在經濟上幫助他們(路107;約三6-8),因著愛積極為他們的需要奉獻 (腓41014-18)。教會應視宣孝文士為其計畫、關懷、宣教的延伸,與他們“一同為真理作工”(約三8節比較腓15)。

6. 奉召出去的宣教士一定要甘心情願地 “為我主耶穌基督的名,不顧性命(徒1526)。

· 安提阿教會的先知和教師:--- 先知是遊行的講道者,他們的整個生命、乃是聆聽神的話、傳給他們的同胞。教師則是地方教會的人,他們的本分是教導教會中歸信耶穌基督的人。

· 安提阿教會的同工:---

1. 巴拿巴 --- 是從居比路來的猶太人(徒436)。

2. 路求 --- 是北非洲古利奈來的。

3. 西面 --- 也是猶太人,他又名尼結羅馬人的名字。

4. 馬念 --- 是與貴族有來往為文人。

5. 保羅 --- 原名掃羅,在此是第一次用保羅的名字,是從基利家大數來的猶太人,而且是一個受過訓練能拉比。

(二) 居比路傳道(v.4-12):

· 保羅巴拿巴先到居比路 --- 居出路羅馬的一省,以其銅礦聞名於世。聖靈帶領他們來到居比路,先向自己的同胞猶太人傳耶穌基督。

· 居比路的方伯是士求保羅 --- 方伯相當於今天的總督(如從前英皇特派的香港總督)。士求保羅很迷信,眷養了一些術士、行法術和發咒的星象家,如巴耶穌,又名以呂馬。他看見方伯信了耶穌,自己會丟飯碗,褐力阻擋使徒,叫方伯不信真道。

· 保羅被聖靈充滿 --- 聖靈引導保羅、指控巴耶穌的罪行。聖靈在此藉保羅行了一個神跡、叫假先知巴耶穌眼睛瞎了、暫不看見。新約中的神跡並非都是要治好疾病,當神發義怒時,如以呂馬(徒811)和希律(徒1220-23),就是審判和刑罰臨到不虔不義之人,如:亞拿尼亞撒非拉事件(徒51-11)。有時需要友善、有時需要責備,求神指示如何分辨,並賜勇氣按正義而行。

· 被聖靈充滿的情況 ---- 信徒可以像保羅一樣領受聖靈浸(徒917),並且在特別的需要時得著聖靈更新的充滿,聖靈會多次充滿信徒,持續被聖靈充滿、就是[滿有聖靈]保羅被聖靈充滿後的情況:

1. 面對敵 擋福音的勢力(徒48-12)。

2. 傳揚福音(徒4831)。

3. 與撒但爭戰(徒950-52)。

(三) 約翰馬可告別(v.13-15):

· 聖經沒有提到約翰馬可離開保羅的原因。可能是:想家、領導權從他的表兄巴拿巴轉移到保羅身上而感到不滿、他病了(可能他們三個人都患了這病,加413)、他不能忍受佈道旅途中的艱苦與危險、保羅指責他沒有勇氣、不完全獻身拒絕讓他參與另一次旅程(徒1537-38),這些都有可能使約翰馬可回去耶路撒冷而不與保羅再同行。但後來從保羅的書信中看出 ,他對約翰馬可產生敬意(西410),並需要馬可幫助他工作(提後411)。

· 這裏的彼西底安提阿,不是敘利亞安提阿敘利亞安提阿已經有一所非常興旺的教會、就是差遣巴拿巴保羅的母會(徒1126)。

· 保羅 、巴拿巴每到一個新的城市,都先到猶太人的會堂傳講耶穌,因為猶太人相信耶和華神和神的話語(聖經),他就從聖經講到耶穌就是基督、就是他們所等候的彌賽亞(見以賽亞書53章)。所以、在保羅的書信裏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外邦人)”(羅116)。

(四) 保羅講述歷史(v.16-23):

·  保羅彼西底安提阿城的猶太人會堂裏講道,從神與以色列立的約,選民寄居埃及、出埃及、曠野四十年神養活他們、滅迦南七族、廢掃羅、立大衛、直講到耶穌基督。

· 保羅以聽眾熟悉的背景,從立約、亞伯拉罕、大衛的主題開始;然後向他們介紹基督;後來,當他在雅典向那些希臘的哲學家講道時(徒1722-32),他就以在城內所觀察到的情景來作開場白。無論對甚麼人講道、他都是以基督一為中心、並強調他的復活。當你與人分享福音時,你要根據聽眾的背景來作引言,然後向他們傳講基督。

(五) 耶穌在世史實v.24-37):

· 保羅講到耶穌基督的開路先鋒施浸約翰、直講到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以後從死裏復活過來。這是每個人都可藉相信耶穌基督而從罪惡中得赦免的[福音]

· “…這些人如今在民間是他的[見證](31) --- 見證 (witnesses)在原文希臘文是 殉道者(martus).基督徒就是基督的[見證人],是以言語、行為、生活、甚至性命來堅定和證明耶穌基拯救大工的人。有關見證,有七個原則(注二):

1.  是每個基督徒不可推卸的責任(徒18;太4192819-20)。

2.  為基督作見證要有宣教的心志,把神的救恩帶到列邦萬國,直到地極(徒1118132-42616-18;太2819-20;路2447)。

3.  信徒應傳揚基督的降生、受死、復活、救贖大能和應許所賜聖靈,作見證(徒23238-393151039-41431852616;林前51-8)。

4.  信徒的見證必須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徒237-40751-542424-25)。藉著見證,使人認罪悔改歸向基督(徒241433671121)。

5.  信徒因著為基督作見證的緣故、也會遭受苦難(757-602220;林後1123-29)這裏的“見證”就是[殉道者]Martyr)源自希臘文的[見證]martus)一詞,作門徒意味著不惜一切代價,完全徹底的委身。

6.  為基督作見證的信徒,必須脫離這歪曲的世代(徒240),照著神公義的標準生活(羅417),並要全然依靠聖靈(429-33),才能使他們的見證滿有聖靈和神的大能(林前24)。

7.  信徒的見證可以滿有先知的能力(徒217),被聖靈感動(徒2448),有力地見證基督(徒18)。

(六) 耶穌是救世主(v.38-49):

· 耶穌基督的“福音”,就是每個人都可以藉著相信基督、而從罪中得赦免、從過犯中得釋放,就可稱義得永生了,不是依靠律法。律法好像一面鏡子,只能讓我們知罪、需要相信耶穌,罪才得以赦免。

· [凡預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第38節)(注三): --- 有人以這節經文指責一切都是神獨斷的預定,但無論是上下文、還是該字的本來意思,都不支持這種說法(“預定”希臘文是tetagmenoi,源自tasso 一詞):

1. 46節明顯的強調人在決定接受或拒絕永生上的責任,因此tetagmenoi 最好解釋為“願意、打算”,整句話可譯為 “凡願意得永生的人都信了”,如此便與提摩太前書24;提多書211;彼得後書39相吻合。

2. 另外,根據保羅的教訓,沒有人無條件地得永生(參看:羅1120-22)。

· 為何保羅先向猶太人傳福音? 神的計畫是要藉著猶太人使全世界的人都認識種(創123)。保羅本身是猶太人,他愛自己的同胞(羅91-5),希望給同胞每一個機會一同宣告神的救恩。可惜許多猶太人都不承認耶穌是彌賽亞,也不明白神把救恩賜給每一個人,不管是猶太人、外邦人(非猶太人),只憑著在基督裏的信心,來到主面前就可得救。

(七) 兩位被逐出境(v.50-52):

· 猶太人領袖不但沒有聽從其道,因見保羅講道而有許多人信了耶穌,出於嫉妒,就挑撥人來對抗保羅和巴拿巴,並把他們趕出城去。他們兩人就照著耶穌的教訓離城而去(可611)。保羅無論走到那裏都是先向猶太人傳福音,但反對最多的還是自己人。

· [門徒滿心喜樂,又被聖靈充滿](笫52節):--- 他們兩人離開了,城裏信耶穌的門徒們“滿心喜樂,又被聖靈充滿”。可見[滿心喜樂]

乃是[聖靈充滿]的一種表現。[充滿]一詞在希臘文中為過去進行時態,表示某個動作在過去發生,但到現在仍在進行。門徒每日都不斷被聖靈充滿和能力。聖靈充滿不單單是一次性的經歷,而是在信徒的生命中不斷更新,幫助信徒完成神託付的責任。在以弗所書518節,“要被聖靈充滿”一詞,這裏的“被。。。充滿”,希臘文中用的是被動命令時態,含有“不斷被。。。充滿”的意思

 

           小組裏大家彼此分享

1. 安提阿教會與我們今天的教會有些不一樣。請敘述三個或四個主要的人物。

2. 行邪術的巴耶穌,是靠甚麼超自然能力行神跡的?若沒有神跡出現,人們怎麼會相信他呢?

3. 你對聖靈充滿有何看法?你經歷過嗎?想被聖靈充滿寫?

 

 

[注一]參看“豐盛生命研讀本”聖經注解,笫1766頁。

[注二]  “仝上”,第1768頁。

[注三]:  “仝上”,第1768-1769頁。